
为了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发挥心理育人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广大师生、家长缓解暑假期间的负性情绪,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南山志愿服务队、善心健康等专家,立足家长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为大家带来“阳光心理 健康成长”系列心育云讲堂,与大家共同探讨家长如何培育青少年健康心理和青少年如何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上一期校园心理健康科普,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李幸民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和边界》,分享艺术化亲子沟通的方法,边界感的重要,以及父母做哪些事情会让孩子更信任。
但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自律性不高怎么办……”“孩子有点内向胆小,到陌生环境总是不习惯……”都说“三岁看老”,怎么变更好……
这种看起来颇令家长“烦恼”、“神兽”有压力的心态,背后实际上也有心理学机制的作用。
人格,在青少年儿童心理素质中,是最核心最稳定的、对其影响最深远的心理结构。
第三期,由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李幸民教授与大家分享:家长如何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
一个良好的人格是什么样的呢?健康快乐就意味着有良好的人格吗?家长如何引导和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

专家介绍:李幸民教授

点击观看讲堂视频!